实盘股票杠杆炒作
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北京城西苑永寿宫内香烟缭绕。三十岁的嘉靖帝朱厚熜身着道袍在线配资平台注册,手持玉圭,凝视着丹炉中跳动的青色火焰。炉内正在炼制"先天铅汞丹",这是龙虎山道士邵元节献上的秘方,据说服之可延寿一纪。突然,丹炉发出异响,炉盖剧烈震动,一股刺鼻的硫磺味弥漫开来...
朱厚熜的道教情结要追溯到他少年时期。作为兴献王朱祐杬的独子,他在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的王府长大。其父笃信道教,王府中常年设有道观,年幼的朱厚熜耳濡目染。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四岁的朱厚熜意外继位,是为嘉靖皇帝。
登基初期,这位少年天子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他通过"大礼议"事件,力排众议追尊生父为皇帝,展现出极强的政治手腕。然而,随着统治日久,他对道教的痴迷与日俱增。嘉靖五年(1526年),他开始在宫中设坛斋醮,并自封"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嘉靖十五年(1536年),龙虎山道士邵元节入宫,标志着嘉靖修道进入新阶段。邵元节以"兴国广嗣"之术获得宠信,他声称可以通过斋醮仪式为皇帝求子。果然,不久后宫嫔妃接连怀孕,这更坚定了嘉靖对道教的信仰。
为炼制长生不老药,嘉靖帝在西苑修建了专门的炼丹场所。最著名的当属"红铅丸",这种丹药需要采集少女初潮经血作为原料。据《万历野获编》记载,嘉靖帝为此征选了数百名少女入宫,强迫她们"餐风饮露"——只吃桑叶、喝露水,以保持"洁净"。
展开剩余65%这些少女被囚禁在专门的"药引房"中,许多人因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甚至精神失常。稍有过失,就会遭到严惩。朝鲜使臣的《李朝实录》中记载:"宫女死者,前后相继,凡二百余人。"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深夜,一场震惊朝野的宫变爆发。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六名宫女趁嘉靖帝熟睡之际,用黄绫布带套住他的脖子,企图勒死他。由于紧张,宫女们将布带打成了死结,嘉靖帝得以幸存。这就是著名的"壬寅宫变"。
事后调查发现,这些宫女都是被迫参与炼制"红铅丸"的受害者。她们长期遭受虐待,最终铤而走险。嘉靖帝虽然捡回一命,却将此视为"道心不诚之劫",不但没有反思,反而变本加厉地修道。他从此移居西苑,二十余年不再上朝。
嘉靖帝在西苑修道期间,朝政逐渐被"青词宰相"严嵩把持。所谓"青词",是道教斋醮时上奏天神的表文,要求对仗工整、辞藻华丽。严嵩因擅长撰写青词而得宠,执掌内阁长达二十年。
这一时期,官员升迁不再看政绩,而是看青词写得好不好。据《明史》记载:"自世宗(嘉靖)好长生,中外争献符瑞,焚修斋醮之事,无虚日。"朝堂上下阿谀成风,正直之士如海瑞等屡遭贬斥。
修道还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为修建道观、炼制丹药,嘉靖帝不惜挪用军费。东南抗倭名将戚继光曾上书诉苦:"士卒衣不蔽体,器械朽钝。"户部档案显示,嘉靖后期太仓库岁入仅二百万两,而修道开支就占了三成以上。
长期服用含汞丹药,使嘉靖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晚年的他经常出现幻觉、手颤等症状,皮肤也开始溃烂。但他不仅没有停止服丹,反而加大剂量,认为这是"脱胎换骨"的必经过程。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六十岁的嘉靖帝在服食"先天玉粉丸"后突然昏厥。临终前,他还在命道士蓝道行扶乩问寿。当得到"天地寿永,圣寿亦然"的乩文后,他含笑而逝。验尸时发现,他的发髻中藏有一个密匣,里面装有二十年来炼制的各类丹药七百余颗。经现代科学检测,这些丹药的汞含量超过安全值百倍。
嘉靖帝四十五年的统治,给明朝带来了深远影响。他开创的"青词政治"导致吏治腐败,为后来的党争埋下祸根;修道耗费的巨额财富掏空了国库;长期不理朝政造成边防废弛。史学家认为"明亡实亡于嘉靖",并非没有道理。
然而,嘉靖修道的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启示:即便是九五之尊,也难逃自然规律;将个人信仰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终将付出惨重代价。今天,当我们游览北京故宫在线配资平台注册,看到那些当年修建的道教宫观遗址时,这段历史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发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